首页 >> 砌块机

当前通胀的特殊性治理磁性分离器

磁性分离器    
2023年06月07日

当前通胀的特殊性治理

当前通胀的特殊性治理2008-04-21 13:32:47 来源:华夏时报分享到:刘 伟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蔡志洲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研究员

演变为成本推进的总量性通胀无论是从经济增长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看,中国包括消费价格在内的价格总水平不可能长期低迷。首先是政府的预期在发生变化,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地方政府甚至中央政府提供的许多公共服务是免费的,这些公共服务的外部性没有内在化为企业的生产成本,如企业对于公共用品的透支、对于基础设施的透支、对于公共环境的透支、对于公共资源的透支等,这些透支从短期来看好像促进了一些地区甚至是国家的经济增长,但是从长远来看,最终政府还是会要求企业来承担合理的外部成本,如有些企业抱怨政府征收的环境治理费用太贵,但是这些治理费用提高的原因,不仅仅是为了当前的治理,还有一部分是在偿还过去的欠债。随着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企业在发展自身的时候,不应该忘记自己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责任。这一部分成本的增加是必然的。二是上游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最终还是会在下游企业反映出来,对于投资需求过旺而导致的投资品的价格上涨,最终当然也会导致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上升。从2003年以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连续60多个月高速增长,这种增长的势头到现在仍然没有降下来,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仍然达到24%,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仍然高达15%,高于经济增长约4个百分点。这种长期的投资规模扩大所引起的投资品的价格上涨,经过这么长时间之后,必然会传递到消费品价格上来。三是发展成本也在上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不仅仅是原材料、燃料、动力等实物成本,还需要投入其他生产要素如劳动力成本。从企业看来是劳动力成本,在居民家庭看来就是收入。由于经济发展,居民的消费水平要不断提高,而由于教育、失业、养老、社会保障等方面支出的预期在变差,居民家庭还会要求更高的基本收入,国家也在采取各种措施改善居民的收入(如最低收入法制化、社会保障的改善等),这都在客观上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这种成本上升是正常的,但也导致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所以价格总水平均衡和渐进的调整,是经济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不可能在长期的通货紧缩下发生。

中国高速经济增长和加速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对能源和原材料的巨大需求,使我们除了利用本国资源之外,还需要在国际市场上寻求更多的资源。据张卓元在2005年的测算,1990年我们国家主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为5%,到了2004年已经达到50%以上,一半多的矿产资源需要进口。但是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国际上的能源、自然资源和大宗商品的价格也在上涨,这就使我们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遇到持续的初级产品上涨的压力,这种压力和已经传递到加工制成品的价格上涨压力合在一起,使我国经济活动过程中的结构型通货膨胀逐渐演变成为总量型的通货膨胀,可以说,目前我们正面临这一转变的拐点。

通胀的背景发生了大变化市场体制与非市场体制下的供需失衡是有区别的。首先是表现形式不同,在市场体制下表现为价格波动,但在非市场体制下则可能表现为短缺。其次是运行规律不同,在市场体制下价格变化呈现为周期性的波动,而在计划体制下却决定于行政手段的应用;三是作用程度不同,计划体制下价格变动可能是大起大落的,而在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变动应该是渐进的;四是治理的手段有所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通过各种经济手段间接地影响价格水平和价格结构而治理通货膨胀,而在非市场尤其是计划经济条件下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

中国今天所发生的通货膨胀已经有了一个和过去完全不同的体制背景,市场化程度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行政关系,商品供给是短缺的,经济活动的波动主要决定于政府预算的软约束。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的价格改革,还是1992年以后发生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都和政府的财政收支密切相关,政府干预对价格变动、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经过3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基本建立,民营企业得到相当大的发展,国有企业也普遍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市场机制已经成为调节经济活动的主导力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自身会越来越注重收益和风险之间的平衡,生产的盲目性在不断降低,国民经济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已经大大增强。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在这一轮新的经济增长中,我们走出了每次加速经济增长都伴随着通货膨胀的怪圈,从2003年以来,一直保持着高增长和低通胀,这说明从整体上看,中国经济已经基本上具备了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从深化体制改革的观点看,我国的市场化进程还应该继续推进,我们在注重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对保持价格总水平的适度和稳定的上涨重视不够,最终使各种矛盾在短期内集中反映出来。但是尽管如此,目前的价格上涨仍然没有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形成严重干扰,经济增长仍然保持了较快的速度。

当前价格总水平的变动经过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尤其是经过进入21世纪以来的强劲经济增长。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大大提升。2007年中国的GDP现价总量,已经达到249530亿元,按三年平均汇率计算,人均GDP已经达到2400美元,即达到了中等收入新兴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城市化水平、就业结构、产业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已经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06年的43.90%;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的结构也从1978年的70.5:17.3:12.2演变成为2006年的42.6:25.2:32.0,虽然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仍然比较大,但非农产业已经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流;三次产业的增加值结构变化得更大,1978年,中国三大产业的GDP中的比重为28.2:47.9:23.9,而到了2007年,这一比重改变为11.3:48.6:40.1,产业结构显示出鲜明的加速工业化阶段国家的特征。

世界银行早在1989年发表的世界发展报告中就指出,在经济发展史上,低收入穷国阶段通胀通常很低,因为增长速度慢,也因为市场化程度低,但当经济进入工业化加速时期,由于需求持续扩张,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要素成本持续上升,通胀进入高水平,经常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当经济发展完成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之后,通胀数会回落到一位数之内。而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时期,如果经济增长率保持在6%-8%之间,预计到2030年我国将能完成这一过程。在这一阶段,按照一般规律,经济增长本身是会产生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的,表现在国内总需求方面,固定资产投资会迅速增加,而在消费领域,由于对外开放带来的对外部社会现代生活方式的了解,表现为早熟消费,并且会由于示范效应带动消费品生产和消费的迅速升级。虽然在中国,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增长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但就消费本身来看增长也是非常迅速的。

和世界大多数国家新兴工业化进程相比,中国的年平均通货膨胀程度相对较低,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经济起步较晚,我们可以借鉴世界各国在赶超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的渐进式的改革和发展道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起伏和通货膨胀对人民生活及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但是无论如何,处于这一发展阶段中的国家,通常要面临比一般国家更大的通货膨胀的压力。

治理通胀需变革经济增长方式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通常把2%的轻微通货膨胀率作为调控目标,而在中国,由于高速经济增长需要更大的价格调整空间,3%(正负0.5-1个百分点)的通货膨胀率应该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标准。由于从1997年开始,中国就长期处于通货紧缩的阴影中,唯有2004年和2007年的CPI超过了2%,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2007年及其目前的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不仅仅是以往通胀压力的释放,而且标志着中国结构性的通货膨胀向总量性通货膨胀转变,对它的治理可能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很快地把这一通货膨胀率降到3%以下是不现实的。但是也要看到,如果通货膨胀率过高,不但会对低收入居民的生活产生冲击,而且还会因为改变人们的预期而影响经济发展,因此,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当年的CPI控制在4.8%左右是有根据和比较合理的。虽然在第一季度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较高,但由于在上一年的居民消费价格呈由低向高的上升趋势,如果措施得当,考虑到翘尾因素,二季度以后的CPI有可能逐渐降低。

2008年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有可能发生重要调整的一年,原因在于通货膨胀与失业升高两者之间寻求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因而:(1)由于前几年失衡的结构性矛盾的特征,使得淡化总量、强化结构调整的政策成为自然,也就是对总需求难以明确是紧缩还是扩张,进而强调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结构调整,这种政策是否要调整为总量从紧注重结构的政策倾向?(2)同样原因,前几年“松紧”结合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格局,即财政政策总体上仍在扩张而货币政策则持续收紧,是否要向“双紧”政策转变?(3)国际收支领域中的失衡所导致的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大,远远超出正常储备额所形成的大量外汇占款,进而大大地加强了通胀的压力,由此使得人民币升值压力不仅是来自国外力量,尤其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对我们的外部压力,同时也是我国经济自身降低通胀的要求。

面对着国内外能源、资源等的短缺和价格上涨,增长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这就要求我们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效率,抵消由于资源短缺造成的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技术进步要通过技术创新来得以实现,而技术创新要由体制创新提供条件。如果说技术创新是由企业进行的,那么企业进行这种创新的动力则应该来源于国家和市场推动的体制创新,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仍然要深化市场化改革。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对于商品的市场化改革要远远快于对于要素市场化的改革,正因为此,在此次的通货膨胀中,要素价格的不确定性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要大于商品价格。这也是我们强调要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原因。要通过生产要素的进一步市场化为企业之间的竞争创造条件,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完善我国市场环境。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改善结构。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如果说提高效率是在生产方发生的,那么产业结构的改善则需要通过在需求方的更多引导,而国民收入的分配、再分配及其使用的调整,对于最终需求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滨海新区布局九大功能区下一篇:欢迎订阅《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年鉴》2008版

二元长白母猪

生鲜配送软件哪个好

湖南桂花基地

紫苏提取物

大棚立柱机

相关阅读
最火4日内江市场冶金焦价格行情顶针家具钉皮革机械网络连接器自动烫金机Rra

4日内江市场冶金焦价格行情您当前位置:首页 价格线槽行情4日内江市场冶金...

2024-03-22
最火镀银铜编织带软连接的安装注意事项除尘设备故障指示器立式包装机手柄音乐芯片Rra

镀银铜编织带软连接的安装注意事项您当前位置:首页 企业镀银铜编织带软...

2024-03-21
最火工业平板电脑哪个品牌比较好0慈溪光耦合器聊城数控机械油缸Rra

工业平板电脑哪个品牌比较好?您当前位置:首页 企业工业平板电脑哪个品...

2024-03-21
最火前5个月山东遭受21起贸易摩擦钢材铝箔涉电阻材料吉林培养箱退火机铸造机Rra

前5个月山东遭受21起贸易摩擦 钢材、铝箔涉案较多【铝道】28日从山东省商务...

2024-03-21
最火车载移动制砂机具有哪些优势DQ60玻璃磨边机复合膜卡座人机界面绣花机Rra

车载移动制砂机具有哪些优势?DQ60我公司专业生产选矿设备、制砂设备、破...

2024-03-21
最火19日1130天津市场建筑钢材价格行情齿轮公共电话雷击保护器石墨盘根液压弯管机Rra

19日(11:30)天津市场建筑钢材价格行情您当前位置:首页 价格行情19日(1...

2024-03-21
友情链接